4/13 23:49
按下Send的那一刻,我的嘴角不禁的上揚,旋即打開緊閉的房門,對著正在客廳的A大喊: I m free!!!
就是今天,慶祝艾昧妹脫離恐怖魔鬼訓練班,熬過七個多月來的瘋狂課程,感謝老天、菩薩、爸爸媽媽、親愛的M,以及週邊的好友室友同學們。
可以簡介一下這個課程有多瘋狂給觀眾們聽聽了:
CEU的公共政策研究所修業期限一年,分三學期制,這點跟英國約克大學一樣。但是整體課程的規劃確是:世‧界‧大‧不‧同。由於CEU算是一所美國學校,課程也走美國模式。大家都知道,在美國唸碩士通常是兩年,那麼要怎麼把兩年變成一年的碩士呢? 於是乎,以匈牙利人簡單的邏輯得出了「濃縮法」的結論。也就是說,在課程數量、學分數不變的情況下,以密集且毫無人性的方式完成學業。以下是兩所學校的比較:
學校 | 第一學期 | 第二學期 | 第三學期 |
約克大學 |
十週 |
十週 三門課 |
論文 兩萬字(佔總成績90/180) (勝!) |
中歐大學 | 十二週 七門課 (勝!) |
十二週 七門課 (勝!) |
論文 一萬兩千字(佔總成績6/40) 寫作時間: 約三個月 |
學校 | 上課方式 | 評分標準 |
約克大學 |
每門課大約先有一個小時的Lecture, |
100%報告 |
中歐大學 | 每門課幾乎都在學期初分配每週上台報告的學生。 兩學分的課一週上100分鐘,通常由學生先針對主題做報告(約20分鐘), 再來則是學生間的討論。普遍感覺教授只有帶領討論,並沒有針對主題 給予系統性的知識,淪於空談。 |
三部份: |
由於過於繁重的課程,導致重量不重質的缺失,也把一些壓力控管能力較低的同學逼到要看心理醫生(學校有這個服務,而供不應求!),第二學期更有人退學、休學等等。期末臉上長滿痘痘或黑眼圈大到可以嚇人的也很多,見面就問:還OK嗎? (暗喻:還活著嬤?)
就這樣,艾妹妹過去兩個學期完全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,彷彿回到高三準備大學聯考的夢靨,即使好不容易有親友來訪,卻不能鞠躬盡瘁當陪客,只能哀怨的在家唸書寫報告。
對於學校的課程設計,批評的聲浪很多,但是上層似乎沒有改變的意思。基本上我們都建議可以讓論文的比重拉高一點,畢竟論文才是碩士生涯最重要的一個能力評比。或者是把大部分兩學分的課程算成四學分 (老實說,整個課業份量早就超過兩學分了) ,不過感覺系上並沒有想改進的意思。
不得不說,這所學校有一種變態式的邏輯,就是明知課程的要求不盡人性,卻執意不改變,猜想他們喜歡很驕傲的看著每個學生半死不活的爬出校門,覺得這樣"操"出來的學生才有競爭力。令人費解的是,這樣的邏輯適合研究型的碩士或博士課程嗎? 畢竟我們是要培養做研究的學術能力,這一年下來,艾妹妹經常羞於面對自己的報告,感覺像是一個生產機器不斷的run run run,每天跟時間賽跑寫出一堆不知所云的報告,到底什麼是做學術的熱忱? 這個感覺已經消失很久了...
無論如何,還是很高興自己能夠撐過這學期,也很慶幸自己過去的工作經驗可以抵免必修且無學分的實習,接下來三個月好好拼完論文就可以跟匈牙利說掰掰啦~加油!
留言列表